首页

国产足丝调教片在线观看

时间:2025-05-24 07:27:30 作者:为奋进新征程提供强大精神支撑——党的二十大以来精神文明建设成就综述 浏览量:54030

  中新网福州4月22日电 (李袁辉)“镇璋,你休假要早点回来,五一假期大家都等着吃你做的美味呢!”晚饭后,得知张镇璋要休假的消息后,队友们有些不舍。

  张镇璋是福建省森林消防总队龙岩支队漳州大队六中队的炊事员。熟悉炊事行业的人都知道炊事班有“三苦”,一是条件苦,每天面对烟熏火燎;二是工作苦,时常加班研究新菜品;三是训练苦,既要精通保障工作,又要苦练体能、技能本领。

  从2019年入队后,张镇璋在这个岗位一干就是五年,饭桌上的可口佳肴见证了他的成长与辛酸。

张镇璋正在炊事车上制作美食。李袁辉摄

  2019年是队伍转制后首次招录新消防员,部分老炊事员即将退伍,新炊事员还没有补齐,中队炊事班面临青黄不接的情况。

  当年5月,刚下队的张镇璋得知这一情况后,想到自己入队前在部队摸爬滚打的两年经历,觉得自己能吃得了这份苦加上各项体能均能优秀,便向中队长主动请缨:“队长,这个岗位我想试试!”

  刚到炊事班的张镇璋,完全没有做饭的经历。“没有基础,那就勤奋来补!”为尽快满足中队炊事岗位需求,他虚心向老炊事员请教专业知识,起早贪黑围着灶台转,坚持白天练刀工、练颠勺,晚上加班学习食谱书籍,钻研营养搭配。

  “那段时间很苦,也听到很多很多质疑和否定的声音,但是想到自己当初选择这个岗位的初衷,再苦再累咬咬牙也就过去了。”张镇璋回忆道。

  经过两个月的学习和实践,张镇璋在炊事岗位已能独当一面。入队第二年,他便通过自己的努力考取了中级烹饪师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往日否定的声音也越来越少。

张镇璋正在参加炊事训练。李袁辉摄

  然而,细心的张镇璋发现,每到休息日,食堂就变得冷清很多,大家只是到了饭堂拿点水果便起身离开;到宿舍一瞧,吃泡面的大有人在。

  和队友交流后,张镇璋发现有些队员感觉食堂的饭菜每天都没什么两样,逐渐产生了“味觉疲劳”,每逢周末自己就开起小灶。

  了解这一情况后,张镇璋陷入了沉思:“大家说得对,每天吃的都差不多,时间长了确实会吃什么都没有胃口,得从口味和菜品上做出改变!”

  于是,张镇璋第一时间向中队主官提出建议,在周末的时候多做一些家乡小吃、特色菜,改善改善伙食,让大家换换口味。

  创新主副食花样是张镇璋经常思考的问题。他的兜里时常放着一本皱皱巴巴的本子,在常人眼中,这个小本子并不起眼,但他视若珍宝,里面密密麻麻记载了他对各种主副食品的制作方法和经验总结。

  每当忙完工作,他就开始研究各类主副食的烹饪方法。为了能够熟练掌握每种方法,他每天坚持早起一小时、晚睡一小时,在操作间里一边看菜品的制作方法,一边按照步骤和比例进行精准调制;有口味不对的地方,就记在小本子上,及时调整改正。渐渐地,闽菜、粤菜、川菜、湘菜等各类地域美食接连上桌,队友们饭量增大,浪费现象减少了。

  五年来,张镇璋变换花样制作琳琅满目的主副食品,每个会餐菜品从不重样,记着每个地域队友的口味……他已成为队友离不开的人。(完)

【编辑:刘阳禾】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共同开启金砖合作新征程

春种夏长,秋收冬藏,又是一年丰收季。进入“丰收时间”,放眼神州大地,处处都是收获的斑斓画卷,在庆丰收、话丰收、享丰收的过程中,不仅是对农耕文明的传承,是粮食满仓的喜悦,更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和信心。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田间地头热闹的收获场景,源于奋斗,要实现颗粒归仓,端稳端牢“粮食饭碗”,需要奋斗。丰收,在希望田野上奏响了幸福的乐曲,要打赢秋粮丰收这场硬仗,要组织好人力、机器,掌握好天气,抢抓有利时机,耕好节粮减损“无形良田”,努力增产增收,在挥洒汗水和智慧的收获中,感受奋斗的幸福,牢牢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

新华社权威快报|通过!关税法来了

他介绍说,在今年7月中联部主办的第七届中非民间论坛、第七届中非青年领导人论坛上,中方发布了《丝路心相通——中非民间友好伙伴计划(2024-2026)》,引起广泛关注。

王毅会见日本内阁特别顾问、国家安全保障局长秋叶刚男

据了解,“现代加工技术”赛项首次采取师生共赛形式,设计总体思路是对一款产品进行局部改进、加工制造、装配调试、功能测试验证的典型工作过程,内容贴近装备制造类实际生产工艺。评委团队将对参赛选手的专业核心能力和职业综合能力等方面进行严格评审。

商务部国际贸易谈判代表兼副部长王受文在会上介绍,2024年以来,我国外贸发展总体保持了质升量稳的良好发展势头。1—10月,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36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2%,国际市场份额保持基本稳定。

中粮集团有限公司原副总经理周政受贿、贪污、国有公司人员滥用职权案一审开庭

主持人:凡是创新成果层出不穷的地方,必定拥有生命力旺盛、根植力强的创新生态。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扩大国际科技交流合作,加强国际化科研环境建设,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上海正在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如何打造良好创新生态,加快形成更具影响力的创新引擎?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